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化新闻

因《曙光》轰动一时 36年后白桦仍叫人念念不忘

 2019/01/16/ 11:12 来源:钱江晚报 孙雯

因《曙光》轰动一时 36年后白桦仍叫人念念不忘

  因为《苦恋》《曙光》轰动一时的白桦昨在沪逝世,享年89岁

  他写了一部绍兴人的戏

  36年后仍叫人念念不忘

  昨天凌晨2时15分,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白桦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演员冯远征等文艺界名人都在微博上发布了对白桦先生的追思,回忆与他交往的点滴。冯远征说:“‘北京人艺’排演先生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已成为‘人艺’的经典剧目。先生一路走好!”

  对于年轻人而言,白桦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正如湖北省编辑学会会长、出版人、作家周百义先生说的那样:“白桦的人生履历和创作经历,生于上个世纪喜爱文学的人并不陌生,但对千禧一代提起白桦,他们或许会以为是北方原野上的亭亭白桦树。”

  他是诗人作家剧作家

  为越王写的剧是“人艺”经典作品

  白桦生于1930年,原名陈佑华,河南信阳人。8岁,他的家乡沦陷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父亲惨死。

  中学时期,白桦开始学写诗歌、散文、小说。他曾说过,他很喜欢一句俄国歌曲“田野白桦静悄悄”唱出的氛围,而“白桦”这个笔名,正是源于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1947年,陈佑华参军,组织上要求改名字,他就脱口而出了“白桦”。

  白桦的代表作有《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苦恋》等。他的很多作品被拍摄成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不能忽略的佳作。

  冯远征提到的话剧《吴王金戈越王剑》首演于1983年,编剧白桦,导演蓝天野。而之前,白桦因电影《苦恋》卷入批评风波。

  《吴王金戈越王剑》讲述了绍兴人越王句践(也写作勾践)的故事——吴越之争的历史与掌故,几乎人人耳熟能详。但是,白桦有他的表达,如同他后来说的那样:“苦难教会我一点,在任何时候,都要独立思考。我不会走别人走过的路,我看起来也并不是一个苦兮兮的人。”

  2014年,蓝天野复排《吴王金戈越王剑》。84岁的白桦在8位朋友的护送下,到北京观看首演。这出“老戏”非常火爆,一票难求。其实,白桦一直想与蓝天野携手,再为北京“人艺”写一出戏,这个计划在脑海中盘亘许久。

  他要“写一个很怪的人,也是绍兴人,徐文长”,在白桦看来,徐文长(徐渭)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个典型,“写好他,就写好了中国知识分子。”可惜的是,在2015年接受曹可凡的采访时,白桦说:“我打开电脑,身体就坏了。”随着白桦的离去,这也成了永远的遗憾。

  一部《苦恋》让他备受争议

  历经坎坷与妻子一路相伴

  在白桦的身上,自然也有他追慕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子。

  得知白桦去世的消息,周百义在朋友圈转发了他写的《白桦树:<白桦文集>出版前后》并配文:惊闻白桦先生驾鹤西去,再发此文,以致悼念。

  1995年,周百义到长江文艺出版社担任社长,就想给白桦出版一套文集。为什么要出这套文集?他是这样说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出版社出版文集都有给作家做总结的意味。一位作家的创作如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出版社是不会主动给他出版文集的。而白桦文集,盈利的可能性很小。他的小说戏剧诗歌,以思想性见长,语言有些欧化,不是大众读者喜欢的通俗读物一类;而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出于某些原因,白桦作品的价值被遮蔽尚未进入史学研究者的视野,因此,也不符合经典常销的标准。何况当时白桦在文坛上几乎销声匿迹,青年读者对他有些陌生。而我们计划给白桦出版文集,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对白桦作品的时代性、思想性的肯定,对白桦其人对祖国对人民‘虽九死而犹未悔’的一种致敬。”

  1999年,这套书的第一版印刷出炉,白桦以《越冬的白桦》代自序。

  虽经历坎坷,但白桦的妻子王蓓与他相互扶持,一路走来。

  王蓓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她曾在郑君里导演的《乌鸦与麻雀》中出演小阿妹。

  白桦与王蓓的缘分因电影而起。1953年,白桦第一次见到王蓓,当时白桦在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山间铃响马帮来》,而王蓓则在北京出演话剧《屈原》。白桦生前说,王蓓的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很多人都想竞争婵娟这个角色,导演却挑中了王蓓。白桦对王蓓有发自肺腑的佩服。随后,白桦和王蓓相识、相恋。白桦说,在艰难的岁月中,王蓓一直陪伴左右,无论经历什么,她总是选择相信白桦。

  白桦与王蓓生活上非常简朴,网上流传一组崔永元去探望他们的照片——新世纪的大上海,两位老人住在朴素的旧房子里,还在使用旧式的台灯和电扇。 (孙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