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文学书评

细腻的女性视角 精巧的艺术阐释——读短篇小说《葱伴侣》

 2019/01/03/ 11:3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胡哲

细腻的女性视角 精巧的艺术阐释——读短篇小说《葱伴侣》

  作者:胡哲(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2019年第1期《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了辽宁大连作家张鲁镭的短篇小说《葱伴侣》。就小说的题目而言,北方人脑海中会有画面感。同时,熟悉张鲁镭作品的人会关联到她的早期创作,比如《酸菜馅饺子》《橘子豆腐》《小日子》。张鲁镭钟情于描写饮食文化,对日常生活有着细致的观察,酸菜饺子、烂苹果、酸黄瓜、土豆、白菜……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表征,让她笔下的“小日子”有了意味。

  梳理张鲁镭的小说创作不难发现,其笔下那些小人物成为她进入现实生活的一种途径。从《幸福王阿牛》《我想和你一起玩》到《小日子》《橘子豆腐》《小青》等作品,张鲁镭小说中所呈现的日常化叙事与其笔下的小人物产生了有效的化学反应。她的写作往往有着一种舒缓的状态,以温润的笔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情趣、生活矛盾和生存智慧。她的创作灵感源自她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在小说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热情的主妇在跟小商小贩、街坊邻里交流生活的窍门,她成了日常生活的讲述者,与小说人物亲切交谈,记录日常生活点滴,从而折射出小说本身对纯朴生命的观照。张鲁镭笔下的这些小人物面对生活的艰辛时,浑身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坚守着道德底线,微笑承受着生活的各种考验。她的小说在结局处总是呈现出人性的良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总是在寻觅日常生活的温情。

  在新作中,张鲁镭用“葱伴侣”和余小燕这个人物构建起多层次的关联。余小燕来自北方的小城,原本享受着退休后的美好时光,突然得知儿媳妇有喜,立马赶往南方鹅城。文化差异与饮食差异让她常常怀念家乡,怀念最熟悉的食物与味道。她不理解为何自己心目中的“美食”儿媳妇欢欢偏偏看不上。余小燕的离家出走构成小说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她成了“月嫂”,眼前的这位“外地的孕妇”因生子的执念,选择了余小燕推荐的“葱伴侣”,得到信任后余小燕找到了曾经的“自我”。“葱伴侣”这个意象贯通全文,与所有人建立关系。小说中的几次转折都发生在对“葱伴侣”的重新理解上。刚登场时被欢欢和余小燕的亲家母“靓姐”嫌弃,中途被“外地的孕妇”接受,结尾处让儿子大乔重新回味起家乡的味道、儿时的味道。“葱伴侣”改变着所有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如余小燕所说,“这酱是在超市买的葱伴侣,回来用辣椒和油爆在一起,里面还加了花生和芝麻!美味得不行”。

  这个飞速发展的文学时代并不缺少故事的讲述者。张鲁镭的独到之处在于细腻的女性视角和精巧的艺术阐释。她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着力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娓娓道来地讲述生命中的每一次遇见。讲述过程中,她没有忘记发问。《葱伴侣》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差异、婆媳关系、住房、现代婚姻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都是作者所关心的。张鲁镭的《葱伴侣》与六六的《双面胶》都在关注家庭伦理的问题。相同的是,两位作家都聚焦南北家庭的文化博弈。不同的是,《双面胶》以悲剧收束,而《葱伴侣》将希望与温暖留到了最后。两位作家为相似的主题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六六将故事发展的重心放在李亚平和胡丽娟这对情侣身上,而张鲁镭则牢牢地树立了余小燕这个北方婆婆的形象。她面对问题时乐观、坚强,充满了生活智慧,言谈间还带着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在小说最后一幕,“靓姐”和余小燕见面了,她打开购物袋,里边装的是绿色蔬菜,所有的误解在这一刻消融殆尽。这段情节促成这篇小说中人物性格的成长,以温暖的画面释放生活中的“不理解”。张鲁镭的人生哲学是“理解与包容”,在这份信仰深处不难发现她对现实生活的解读。整篇小说的叙述充满温情和感动,向读者传递着经营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关于现实问题的回答,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张鲁镭通过《葱伴侣》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式。

  《光明日报》(2019年01月02日14版)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