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探史揭秘

【溯源甘肃】山丹县四坝滩:史前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中转站

 2018/06/27/ 10:1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特约撰稿人 寇克英

【溯源甘肃】

四坝滩:史前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中转站

“四坝文化”镶绿松石彩陶罐

“四坝文化”三狗纽盖彩陶方鼎

“四坝文化”青铜羊首权杖及青铜工具

“四坝文化”人形罐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寇克英

  “四坝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遗址的一个类型,因最早在甘肃省山丹县四坝滩发现而得名。其发展历史处于马家窑文化后期的马厂文化向青铜文化的过渡期,约在距今3900年至3400年之间,正是中原地区的夏商之际。出土实物表明,处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四坝文化带承担了东方制陶技术向西传播、西亚和中亚青铜技术向东传播的双向交流的重任。

  寻访“四坝文化”命名地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们驱车直奔山丹四坝滩。经南湖村,出山丹城,曲曲折折前行十几里,就看到了一马平川的四坝滩。荒原上芦芽初萌,微露的生机掩映不住千年的荒凉。南面,孕育了古弱水的祁连山雪峰皑皑,而今,其冰雪融水已经难以波及四坝滩上的这条川口河。古河道是干涸的,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芨芨、野蒿。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路易·艾黎还带领学生在川口河上开挖水渠引水,那时尚能看到水流滋润原野,生长庄稼。

  走进荒滩,察看了四坝滩所处的地形,基本处于古河道的两岸高台地,虽然经过了数千年变迁,但古河道的水渍淹痕依旧可辨。由此推及三四千年前,四坝滩周边定然水泊纵横、草莽杂生,远非今天看到的荒凉之景。史前祁连山也称昆仑山,《山海经》中描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正因为当时经常洪涝为患,才有了后来大禹治理弱水,《尚书·禹贡》载:“(禹)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弱水的来历,史地学家多有考证,可以断定,弱水即古书中的弱水,发源于山丹县西南35公里的“穷石山”,其上源又称山丹水,弱水西北流至张掖,与发源于祁连山的张掖河(即古羌谷水)汇合后,始称作黑河。四坝滩正位于古弱水南岸的开阔高台地,周边一片汪洋,相传大禹导弱水从就这里开始,今天的山丹祁家店水库边还立着“禹导弱水碑”。

  1946年,从陕西凤县双石铺山搬迁至山丹的培黎学校开辟了三处农场,其中有一处就在四坝滩上。第二年,山丹培黎学校师生垦荒开渠时发现大量的夹砂红褐色陶片和打磨过的石片。后来,他们经过仔细搜索,在一处断崖的黄土层中发现一只完整的夹砂红褐色陶罐。随后,该校校长路易·艾黎向当时的甘肃省政府报告了这一发现,政府派文物专家裴文中、何乐夫等一行到山丹实地考察。面对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层,专家们感叹不已,认为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几千年前,山丹的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过”。但限于当时的条件,遗址未能进行考古发掘,专家们只能抱憾而去。

  1953年,甘肃省再次派考古专家对四坝滩文化遗址作局部考察发掘,共清理出文化灰坑3处,堆积层厚0.6-3米,出土文物中有比较完整的各类陶器、石器和少量骨器,尤其发现了一只直径约8厘米的陶制纺轮和两处窑址。陶器中素面较多,部分彩陶纹饰清晰,图案对称精美,线条简洁流畅,说明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相当成熟的制陶和彩绘技术。石器中有石刀、石斧、石锄和敲砸、刮削器等。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把石锄和石斧,形体较大,磨制光滑,上端均有直径38毫米的柄孔,说明使用时可能安装过木制手柄。从磨制的精细程度看,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先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陶器供生活使用,而且懂得用坚硬的石块打磨工具为生产生活服务。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河水库考古队开展考古调查,在此又采集到一批遗物。当年,考古专家安志敏先生撰文,认为该遗址发现的两批陶器独具特色,以夹砂粗红陶为主,多饰浓重的彩绘且凸起于器表,既不同于马厂类型,也有别于沙井文化,应单独命名为“四坝文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