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文化  >  西部地理

河畔青草萋 水鸟翩跹舞——生态好了,兰州候鸟多了!(组图)

 2018/03/16/ 15:08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王思璇

  “斑背潜鸭、斑头秋沙鸭、黑嘴鸥、白眼潜鸭、尖尾滨鹬、白额燕鸥……这些罕见的野鸟在兰州也渐渐多了起来。”据彭刚观察,近年来,在兰州市无论是鸟儿的种类还是数量都越来越多。

  候鸟是生态环境移动的“晴雨表”。候鸟的增多,直观地反映了兰州这座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今天,让我们随着彭刚的镜头、沿着这些候鸟的踪迹重新审视、认识金城兰州之美。

  1 生态大变化 候鸟今归来

  对于兰州这样一座河谷城市来说,黄河两岸的片片湿地,正是这座城市的“天然氧吧”。但由于上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发展对湿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湿地面积逐年减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岸边每年都有鸬鹚等候鸟前来过冬,可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上看不到鸬鹚,更不用说其他候鸟了。”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吴全是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兰州人,他对这条母亲河有着深厚的感情。

  从2008年开始至今,通过这十年的改善,兰州黄河段受侵占和破坏的湿地有50%以上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黄河湿地环境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加之黄河兰州段生态文明环境的建设和逐步完善,该段的环境和水质逐渐变好,使大量的浮游生物能在水中存活,给候鸟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来源。“十几年来,黄河周边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鸟儿也一年比一年多。”看着黄河兰州段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变,吴全看在眼里,乐在心底。

  根据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兰州市生态局合作开展的黄河兰州段越冬水鸟调查结果显示,今年1月份,黄河兰州(城区)段的水鸟就有50多种,数量最多的时候,有一万多只水鸟。在这些鸟类中,湿地鸟类有11种,数量相对较多的有普通秋沙鸭、鹊鸭、绿头鸭、赤麻鸭、凤头潜鸭、斑嘴鸭、鱼鸥,此外还有大白鹭、普通秋红头潜鸭、白眼潜鸭、普通翠鸟等。

  2 影像有力量 践行护鸟路

  能监测到这些珍贵的鸟类,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活跃于湿地与河边的兰州“拍鸟人”,他们扛着“长枪短炮”,守在黄河边,藏于绿茵间,将一只只飞舞的精灵以最美的姿态定格在那方寸之间,彭刚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你看鸟,有成千上万只,每只鸟又有千变万化的样子,随时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它的美和力量。”彭刚喜欢摄影35年有余。6年前,当他无意间发现来兰的迁徙候鸟越来越多,他开始在摄影选题上转变风格,专注于生态环境特别是野生鸟类的摄影创作。

  在彭刚看来,拍鸟能够让人更加深入自然,跟自然建立更亲密的接触,同时,鸟类聚集也能侧面反映出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况如何。据彭刚介绍,兰州近几年因环境的改善,候鸟的种类及数量比以前增加一倍以上。“鸭科与鹭科等鸟类,尤其是斑头秋沙鸭、鸬鹚与鹭鸟等近年来频繁出现,我抓拍到过很多次鹭鸟吃鱼的画面,这也说明黄河边的水质变好了。”

  除了环境改善外,金城市民对鸟类的保护也是鸟类喜爱这里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广大市民保护鸟类的意识逐步提高,捕杀鸟类的现象逐年减少。据了解,兰州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到河边为候鸟投食,并开展各种方式的宣传活动,号召广大市民参与到“爱鸟护湿”行动中,保护生态、爱护鸟类的氛围逐渐浓郁。

  “从当初喜欢拍摄鸟,到现在主动地保护鸟,爱护身边的湿地环境,是我最大的收获。”彭刚说,他希望通过摄影让更多人知道鸟的美,用影像的力量唤起公众对野生鸟类的关爱,爱护金城兰州的每一寸湿地。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王思璇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